

黏彈性阻尼器是一種速度相關型耗能裝置,既可用于減小風振也可減小地震作用。將一層一定厚度的黏彈阻尼材料粘貼或噴涂于基板表面上,當基板產生彎曲振動時,阻尼層隨基層一起振動,在陽尼層內部產生拉壓變形而耗能,從而起到減震降噪的作用。
粘滯阻尼墻由固定在下層梁上的鋼制箱體和填充在鋼箱內的粘滯阻尼材料組成。在地震作用下,結構上下樓層之間將產生相對速度,固定在上層樓面梁的內鋼板將會在鋼箱內往復運動,使鋼箱內的粘滯材料產生阻尼,從而減小結構的動力反應,達到結構耗能減振控制的目的。
電渦流抗震阻尼器簡稱電渦流TMD。原理:當結構振動時,帶動電渦流 TMD 往復運動,固定在質量塊的磁體會一起運動,從而在固定的導體上產生抑制質量塊相對運動的電渦流阻尼,通過電渦流阻尼,將振動能量通過導體的電阻熱效應消耗掉。同樣原理,將電渦流阻尼器安裝在建筑結構內,當發生地震時,永磁體和導體發生相對運動,產生抑制相對運動的電流阻尼,從而達到結構耗能效果。
防屈曲耗能支撐:防屈曲耗能支撐結構在地震作用下所承受的軸向力作用全部由支撐中心的芯材承受,該芯材在軸向拉力和壓力作用下屈服耗能,而外圍鋼管和套管內灌注混凝土或砂漿提供給芯材彎曲限制,避免芯材受壓時屈曲。屈曲約束支撐具有明確的屈服承載力,在大震下可起到“保險絲”的作用,用于保護主體結構在大震下不屈服或者不嚴重破壞,并且大震后,經核查,可以方便地更換損壞的支撐。
調諧質量阻尼器系統(TMD)安裝連接在結構上,由固體質量、減震器和阻尼器組成。將TMD系統的自身振動頻率調整到結構振動的振動頻率附近,當外力(地震、風振)使得結構物的振動被激發時,阻尼器會產生與結構反向共振的振動,此時作用在主結構上的能量會轉移到調質阻尼器上,進而消散
剪切型軟鋼阻尼器在外力較小時,阻尼器進入塑性屈服之前,阻尼器提供穩定的側向剛度和耐力以滿足使用要求,結構處于彈性狀態;隨著外力的增大,結構側向變形增大,阻尼器率先進入塑性變形狀態,但是不會出現剪切失穩和耐力下降,依然能夠提供穩定的抗側水平力和剛度,并同時給結構提供附加阻尼,集中耗散進入建筑物的地震能量,從而避免或減小主體結構的損傷。
剪切型軟鋼阻尼器,由主材的腹板和確保主材均衡變形的翼緣以及根據性能需要增設的防止面外屈曲肋板組成。結合實際應用情況,可選擇進口芯材和國產芯材,以達到既滿足技術規范要求又兼顧經濟實用性的目的。